时反映出项目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它取决于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一方面要求评价者具有广泛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求项目执行者和管理者参与后评价工作,以利于收集资料和查明情况。评价者对基本资料要认真分析核实,去伪存真,使评价的成果有充分可靠的依据,从而得出可信的、科学的论断。
2.2.3实用性
为了使后评价成果对决策产生作用,后评价报告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即实用性要强。后评价报告应针对性强,报告应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但又不是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提出可行的、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3后评价内容与程序
3.1基本内容
3.1.1内容范围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上项目评估和评价的重点是财务分析,以财务效益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主要指标。到60年代,西方国家为本国的长远发展,对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福利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项目的直接财务效益远不如工业类生产项目。同时,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也有类似情况。为此,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引入了项目效益评价的范围。
70年代前后,世纪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在发达国家,而后在世界各国几乎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根据立法的要求,建设项目评价增加了“环境评价”的内容。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的社会作用和影响日益受投资者的关注,因此,社会效益和影响成为建设项目评估和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电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大,社会影响深远,其后评价内容范围更为广泛,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五个方面。
3.1.2基本内容
3.1.2.1项目目标评价
评定水电建设项目立项时原来预定的目的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项目后评价所需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水电建设项目后评价应以其原定目标为基础,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分析发生变化
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判别项目目标的指标一般在项目立项时已确定,包括宏观目标,即对地区、行业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影响和作用。建设项目的直接目的应为解决电力的供需平衡及其它综合效益。同时在目标评价中,应对水电建设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
3.1.2.2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水电建设项目的过程评价应对照项目立项评估或设计预测的情况和实际执行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别及原因。一般应包括项目的立项、准备和评估;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进度及实施情况;配套设施和服务条件;受益者范围及其反映;项目的管理及机制;项目财务执行情况;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营技术水平;项目对所在电力系统的贡献及其目标实现程度等。
3.1.2.3项目效益评价
水电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包括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评价两个方面,其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项目前评估无大的差别,主要的分析评价指标为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等项目赢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指标。
3.1.2.4项目影响评价
水电建设项目影响评价内容主要涵盖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经济影响评价主要分析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和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影响,它不同于效益评价中的国民经济分析,评价内容主要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旅游养殖、就业、分配、文教卫生、扶贫脱贫及促进地区综合发展等。
社会影响评价是对水电建设项目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与结果的分析,重点分析评价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