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认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节约的工程投资, 应按一定比例给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提取奖励。如被评为优秀设计,同样也应受到奖励。相反,如设计超投资,设计不合理或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并视浪费 程度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奖罚分明、利益挂钩,才有利于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
10、建立数据库实行网络化管理
随着设计行业计算机联网的普及,建筑经济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地区、跨省进行技术交流、互通信息、全面了解建筑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提供工程信息、法规政策、材料设备价格等信息数据库,监理有形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开拓高效益、高质量途径。
(1)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
由政府牵头、拨部分款项和给予一定政策,分地区、分部门委托社会咨询机构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
(2)设立情报站,提供商品价,确保可比性
设立工程技术经济信息报道机构收集已竣工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的价格,同时提供现时市场材料、设备价格情报服务,并定期每月或每季度汇编成册;为工程市场主体的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依据,确保造价的可比性。
(3)建立信息网,限定造价区,确保合理性
设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及时披露行情,发布工程造价信息,制定价格的上、下限;约束指导价格,划定价格区间,不突破控制工程造价的总水平,确保造价的合理性。
结论
大量实践证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如何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只有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加强设计监理、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变设计收费办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有设计人员懂经济,概预算人员懂技术,双方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就能使工程造价控制达到良性循环,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