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产品研发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006/8/16 15:03:42 |  8721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工作。两三年后,各项研发职能是加强了,但产品的创新机制反而下降了,产品开发离市场远了,产品开发速度慢了,产品开发质量差了。

    在以上案例中,并不是矩阵结构不好、西门子的产品开发流程不好,也不是企业不应该强化职能管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研发管理当然也不例外。上面三家企业的错误在于没有采取配套的措施,实施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在西方,管理界和企业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在寻求系统性的研发管理解决方案。1992年,IBM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经营挫折,年亏损额高达近80亿美元。为了摆脱经营困境,IBM实施了以系统性研发管理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企业再造方案。在研发管理方面,IBM系统引进了PACE(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是美国PRTM公司提出的一套系统性的研发管理思想和方法),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93年到1998年总共节省了120亿美元的费用,硬件开发时间从4年下降到16个月,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开发模式--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IPD是一套领先的、成熟的产品开发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思想、模式和方法三个层次,对IPD的理解也应从这三个层次来看。

    一、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管理的思想。它的核心思想体现在6个方面:

    1) 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IPD强调对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优化投资组合,将资源用于最有前途的市场机会和产品组合上;并在产品开发中设置阶段性的投资决策评审点,及时砍掉无前途的项目。
    2) 基于市场的开发:IPD强调产品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为此,IPD强调产品开发流程与市场管理流程有机集成,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正确定义市场需求和产品概念,开始就把事情做正确。
    3)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产品开发是一个跨部门的流程,必须有一个跨部门的小组对最终结果负责,协同各项活动,确保沟通、协调和决策的高效。
    4) 异步开发模式:将产品开发按照最终产品、平台、子系统、技术分解为不同层次的任务,并行开发所有层次的任务。通过对每个层次的关注和面向市场的开发,快速、高效、不断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5) CBB(Common Building Block):即重用,在不牺牲差异性的情况下尽可能重用。CBB是实现异步开发的基础和手段。当产品是基于许多成熟的共享的CBB和技术搭建或集成而成的话,无疑产品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和保证。
    6) 在非结构化和过于结构化当中找到平衡:产品开发是复杂的,因为产品开发人员必须完成成千上万项活动,而这些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部门,如何协调这些活动便成为极其复杂的工作。为了能管理好这些庞大而复杂的活动,产品开发过程必须成为结构合理、定义清楚的过程。

    但产品开发流程不同于生产流程,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理想的生产是拷贝,产品开发是有限度的创新,IPD流程也应该是有限度的结构化。不能规定得太死、太细。

    二、IPD是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产品开发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系统要素的有机组合方式。产品开发管理系统包括了很多要素或组成部分,IPD按照如下框架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

    IPD的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跨部门团队(IPMT,Integrated Portfolio Management Team,集成组合管理团队和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产品开发团队)、两大流程(即市场管理流程和IPD流程)和一系列的要素。这些要素可以归纳为跨部门团队、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