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开始,阿里连续三年被Universum评为“最受欢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LinkedIn发布的2019年中国最具吸引力雇主榜单中,也高居首位。
外有猎头、内推、内部“淘库”团队的日夜耕作,加上新收购的生态公司(如饿了么)内增,创造了2017-2019年间阿里爆发式的人员增长,根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公司员工人数为5.01万人;短短两年时间后,2019年阿里巴巴公司员工总人数激增1倍,达到10.2万人。
根据脉脉发布的《人才迁徙2019》报告,2018年BAT三家公司的流动趋势为:腾讯、百度的人才,集中向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流入。
2018年底,国内的人才供应量已经到了不能满足阿里电商招聘需求的地步,一些产品和技术的岗位,开始瞄准海外大厂的回流人才。
2019年,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淘系技术的汤兴(花名平畴)携多位手下的P9,前往美国旧金山湾区,针对“阿里新零售”的主题进行技术分享。汤兴曾在Google担任上海研发中心总监,加入阿里淘系前为爱奇艺CTO,阿里电商团队期望他中资加外资公司的经验背景,能够填平“人才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而这场活动的参会者,以从多个渠道邀请来的湾区华人工程师为主。“在座的不少人看到,国内商业与技术结合做得很前沿的地方”,一位当时受邀的Google工程师告诉Tech星球,“现场就有招聘团队,有些中层以上的工程师当时拿到offer,给出的薪资甚至接近湾区的水平。”
上海与杭州,新老对手们的围堵
在距离阿里大本营杭州170公里的上海,一匹“黑马”拼多多成了电商赛道的搅局者。
拼多多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其活跃买家数达7.88亿,同比增长35%,同期阿里巴巴买家活跃数为7.79亿,京东为4.72亿。
“我们部门现在招聘,一律不会去看拼多多的人”,阿里某电商业务团队的SG告诉Tech星球。这句话的背后,是竞业关系的敏感红线。“之前也遇到过不少没在拼多多待多久,就来阿里电商面试的人,大概是想靠这段经验给自己谈涨薪,总体印象并不好。”
虽然是强竞业关系,但还是有一些阿里电商团队的人去了拼多多。一位拼多多员工告诉Tech星球,他所在的业务团队有一批老阿里人,“最能让我们招人时提起兴趣的简历,也是阿里电商出来的员工。撬动点在于,一是,前两年江浙沪可选择的电商公司很少,二是,拼多多的待遇总包里,现金给的多,可流动性资产多,对于手握股票的阿里人是一个卖点。”
若说在上海,阿里电商面临像拼多多、美团、得物、Shopee等公司的挖角,还因为有“要换工作城市”这一痛点,留出了不少身在阿里总部杭州的人。那么,到了2021年,地理位置的天然保护也已被打破:大举进军电商的快手和字节,都先后把办公职场开进了阿里的大本营杭州。
早在2019年1月,字节就宣布在杭州“与未来科技城正式牵手”,同时在官网放出技术业务在杭州的招聘需求。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