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知识分子、高层管理人士们则认为,60岁的退休年龄正是在岗位上出成绩,甚至决定事业高度的年龄,也是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期,此时退休是一种人才浪费。
但是对于普通小企业职工和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们,他们自然希望提前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这当中其实还包括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左右,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一心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拿到退休金。
同时,对于反对者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更多“老年人”要和年青一代争夺就业岗位,也势必会增加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弹性退休非“一刀切”? 空窗期怎么办?
尽管相关争议持续了多年,出于大局考虑,国家仍然将此方案“铁板钉钉”。此次延迟方案目前已明确将出台,所以我们的关注点似乎已经转移到如何推进的问题上。但在该问题上,质疑声音依旧不绝。
在尹蔚民的公开发言中,明确表示了方案“渐进式”的推进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将从实际出发,区分对待,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有学者建议,在“一刀切”式的退休制度难以平复众议时,政府应当探索弹性退休制度。即政府规定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如55岁到65岁),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而领取养老金的多寡由缴纳的时间和资金决定。上述学者提及的弹性退休制度,确实比较契合此次改革。而类似的先例也并非没有,在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当前即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按照专家的分析,方案中提及的65周岁退休也并非绝对值,如果你在60岁时,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继续工作,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只要你退休前养老金缴纳年限满15年,仍然可以在65岁之后正常领取。
但是质疑点也正出在此处。对于普通一线职工、劳动者而言,60岁的年龄明显已经不能胜任体力工作,他们确实可以提前申请退休,但是五年的空窗期内,需要同时承受无薪资、无养老金的生活,如何保证生存?这五年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也绝对不会少。
另外,发达国家的推崇的弹性退休制度,中国也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中国上世纪实行的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如今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未富先老”,西方国家在富裕了之后才进入老龄化阶段,他们通过国家赤字就能维持社会高福利,而中国几乎没有办法用借贷来维持国民福利。
所以,中国本身存在地区、企业、职工个体差异较大等多重问题,国家在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时,更应充分考虑特殊工种、特殊职工的特殊问题。尽管在尹蔚民的公开发言中已明确表示,方案不会“一刀切”,但如果方案不能考虑地更细致,更贴近相关人群,那么,其实仍具“一刀切”性质的推进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