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你想动产品就能动的,前提你所要实现的运营目的是需要大量的用户持续的做才能够完成。如果只是为了在两会的时候应个景,让用户做代表们的提案投票,这种不属于社区需要用户长期参与的运营活动,为节约开发成本,用一个H5页面实现即可。
这里再举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动产品的用户运营例子。当时做贴吧看贴是为了提升新用户的留存,项目没开始前前辈们总结出了一个用户留存的规律:到了具体吧的用户留存率比没进吧的用户留存率高。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规律,当时领导考核项目效果数据中就有一项是,看贴的阅读用户进入内容落地吧的比例。
一开始也是转化率数据惨淡,除了本身贴吧新用户留存率低之外,还有一个功能上的原因是看贴的进吧入口放在了文章底部。试想你看文章,能够让你坚持拉到底部的有几篇?
所以,在后来在功能的优化中,我们向产品动了刀把落地吧入口放在了顶部,弱化了作者的推荐。由于项目对新用户留存贡献量大,现在的看贴变成了贴吧客户端的首页,更加凶猛的是直接把贴吧里的源贴进行推荐,相当于用户是自己到吧里看内容。
4、核心用户的留存手段
作为能够为平台生产内容,带来品牌与用户的核心用户,对于它们的留存工作需要运营的精细化耕作,自然得更走心很多。知乎上的刘路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做过一家网站的种子用户。说说感受吧。我在进入那家网站的时候,是从豆瓣过去的,后来我成为种子之后,在2008年的时候,给他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居然有40%的用户都是从豆瓣过去的。所以你知道了,要想找到种子用户,就要到你的目标用户喜欢玩的网站上去拉人。
我第一天在里面发了3篇内容,隔天有两篇登了首页。写了12条文案,被选了2条挂在网站首页。在进入网站2个月后,和他们的运营见面,聊天吃饭看展览,给我纪念品,嗯,还有各位老大们亲手写的、给我的话。3个月后,他们把我的介绍挂到网站首页,挂了一个月。
我每次发了内容,网站里面的运营们、编辑们,都来吹捧。吹到我整个人飘飘然不知道东南西北。后来我一直产出内容,一个月3篇,一直持续到2010年。完全是怀着欢喜无限的心。
所以你知道了,动用你可以使用的一切资源,去留下种子的心,让他们从你的网站中获得赞美,获得朋友。和他们深入地交流,不敷衍、不造作。每个用户都有成长和衰退期,2010年之后,我基本不再产出内容了,但这个时候,网站已经有500万的注册用户了。而2008年年底我注册的时候,才1万人。回顾历史的时候,还能照顾到我们这些个老用户的心,实属难得。所以你知道了,种子用户每时每刻都在为你做良好的用户口碑传播,不信你看。这个网站的名字叫虾米。”
自己作为入驻蛮多平台的码字汪,在脉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平台上也享受到了类似刘路老师的待遇。作为感恩,它们的口碑也是同样要做的,打算重点以脉脉和馒头商学院为例,聊聊如何做对核心用户的留存。
1)内容推荐
每次在公众号上写完文章都会往脉脉上搬,然后习惯性的把链接给到脉脉内容运营童鞋,他也非常默契的将我的内容进行站内推荐。现在6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在上面更新了52篇文章,阅读量超过50万,点赞近3000,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蛮多互联网人加我,包括现在交流的比较多的前搜狐汽车总编李浩,感觉公众号里面不少订阅者是从脉脉过来的。

(脉脉对我的内容推荐)
2)多对一运营
核心用户属于产品的深度玩家,对内容和活动、产品新功能和问题的反馈需求更大,这就要运营进行深度的服务。我现在微信上搜下“脉脉”这个词能出现5个人,分别是内容、KOL、活动、新媒体的运营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