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开始,在金融股引领下,大盘走出一波大幅上涨行情,短期涨幅惊人,截至今日已公布的基金四季报显示,不少原本轻配甚至零配置金融股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大举买入金融股,配置金融股的比例较三季末大幅上升,其中基金通乾和信达消费优选最为疯狂,配置金融股的比重从零分别大幅升至63.08%和62.66%,几乎成为金融行业基金。
金融股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大幅拉升,但去年三季末基金整体上对金融股配置极轻,平均不足净值的6%,伴随金融股行情的启动,不少基金加入买入或加仓金融股的阵营,而且买入力度相当惊人。在已公布季报的偏股基金中,基金通乾加仓金融股最为凶猛,在去年三季末,基金通乾主要重仓持有制造业,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立讯精密 、长园集团 、恒生电子 、大族激光等,但到了去年底,其头号重仓行业变身金融股,该基金持有金融股市值高达净值的63.08%,这一比例在已公布季报的基金中最高,前十大重仓股除了中国建筑之外,其余9只均被银行、券商和保险股占据。
信达消费优选去年三季末持有金融股市值也为零,主要重仓股包括天源迪科 、宁波华翔 、莱美药业 、晋西车轴等。去年四季度金融股大幅上涨,信达消费优选大举换仓金融股,截至去年底配置金融股比重占净值的62.66%,前十大重仓股有6只券商股和1只银行股。
此外,银华道琼斯88 、信诚中小盘 、融通通泽 、融通动力先锋 、中银持续增长和益民服务领先等基金也大幅加仓或买入金融股,截至去年底上述基金持有金融股市值比例分别为55.15%、54.4%、54.92%、57.74%、54.91%和53.78%,这些基金均在去年三季末零配置或者配置金融股比重较轻。
基金通乾基金经理认为,成长股板块“傻子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好公司和坏公司的剧烈分化会直接体现在股价上。蓝筹和准蓝筹公司的商业模式成熟,竞争壁垒高,盈利趋势稳定,同时具备相对估值和分红收益率的比较优势。从中长期视角,这类公司目前依旧具有很好的配置价值。
相关文章:强震后基金看多医药股 多只医药基金待发
“1·19大跌”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反弹1.82%,创业板更是大涨4.34%并创下新高。不过,“强震”过后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市场的“风口”已不在券商、银行等大盘蓝筹板块,寻找下一个“风口”已经显得十分重要。而在不少公募人士看来,一直滞涨的医药板块可能就是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多只医药基金待发
“在我们今年即将发行的公募产品中,肯定会有一只医药行业基金。”深圳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看好医药行业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去年上半年的成长股行情,还是第四季度启动的蓝筹股行情,医药板块都是滞涨的板块。2014年12月,中证全指医药指数下跌4.08%,大幅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另一方面,医药板块的利空因素也早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医保改革逐渐推进,最高零售价取消、医保支付价、招标大年等多重政策将持续影响企业。特别是近期市场对医药行业悲观预期不断增强,相当部分市场人士认为2015年医药行业增速将继续放缓。然而,在部分买方机构看来,在市场风格切换的大背景下,一来市场对医药行业的利空已经有所反应,二来估值修复的逻辑对于医药股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