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向坤
未来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必然是一片红海,而在整个行业内,百度将要面临来自360、腾讯以及阿里巴巴三大巨头的竞争。百度真正意义上最危险的竞争对手还是360,而腾讯的社交和游戏以及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都不是百度的特长和投资重点。
近期的移动互联网江湖可谓是风云跌宕,正当人们认为百度、腾讯以及阿里巴巴三座大山已经逐渐占据了产业的制高点时,巨头们却纷纷表示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不安全感。腾讯拥有微信这个“大杀器”,却只能够弱弱地表示,自己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半张门票,而百度和阿里巴巴更是对于移动互联网保持着谨慎的心态。
三巨头的谨慎可以理解,在移动互联网领域,360已经成为了巨头们忌惮的竞争对手,还有在细分领域蓄势待发的小米等对手,三大巨头无法轻松应对。移动互联网目前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消费者还处于被教育的阶段,存在很大变化的可能性。在O2O、大数据等新鲜热词的背后,反映出的趋势是实体行业和移动互联网更紧密的结合,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实体商业巨头也可能搅动移动互联网。这就是传统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环境。
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一定的被资本方催熟的状况,使得一些公司在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大量的投资。但是由于今年的经济环境趋紧,出现了一种新鲜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已经经营不错的互联网企业被三大互联网公司并购。而三大巨头对于并购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不断刷新了国内互联网的并购记录。今年以来,百度投资PPS,腾讯投资搜狗,阿里巴巴投资高德地图和新浪微博等,都反映出巨头们焦急的心态。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百度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另外两位巨头和360的分析,同百度战略进行比较,发现一些玄机。
经营来源单一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百度存在一个共同的危机,就是经营来源相对单一,只有一招鲜。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独步江湖人所共知,但阿里巴巴最主要的经营亮点也就是在淘宝收租,即收取店面运营费,就像是互联网上的商业地产商。阿里巴巴其他的经营重点如金融和数据板块,目前还没有到收获期。做商业地产商不是不行,但是在阿里巴巴的体系越来越大之后,阿里巴巴的流量导引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其庞大的商户结构,这使得它苦于寻找新的流量来源,比如投资新浪微博和美丽说,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如果缺少流量,阿里巴巴就不能够保持现有的商户规模,这些商户如果向竞争对手流失,结果是十分可怕的。
因此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的成功关键是如何在移动端合理地分配流量和寻找流量,同时通过移动端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而百度的问题则是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搜索广告竞价排名,这个商业模式能否在移动端行得通还需要探索。
阿里巴巴进入移动互联网相对较慢,但是今年以来突然加速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投资了虾米网、在路上社区、陌陌、高德地图等企业。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布局一方面着眼于用户能够在阿里巴巴体系内得到什么样的服务,这包括虾米网的音乐服务和在路上社区的旅游服务,从而扩展阿里巴巴的收入来源。在阿里巴巴的大商务理念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集中于服务业的背景下,这样的选择并不让人吃惊。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着眼于用户如何能够在享受自己服务时得到更好的体验。阿里巴巴通过地图应用和社交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微博和陌陌等带有社交性的应用让客户自然地分享体验和进行交流,通过地图更好地寻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商户。对这些自身缺乏相应基因的服务,阿里巴巴大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