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李冠丰再涉案并非偶然

2013/2/25 10:36:51 |  2257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收容教养李冠丰的效果早就被怀疑

早在2011年9月李冠丰被收容教养之初,今日话题《收容教养李天一值得商榷》就提出担忧:“假如收容教养期限真的执行满了一年,对于李天一本人来说,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不一定就能够变好”。

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是因为中国的收容教养制度存在种种弊端,以至于从收容教养所出来的青少年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大增。…

数据表明中国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现象明显,且经常在短时间内重新犯罪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武彬通过统计该院2003-2004两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其中属于重新犯罪的占到了15.44%,而且两次犯罪间隔时间短,在缓刑期内重新犯罪的占总数的47.5%。北京市崇文区检察院高小勇统计该院2003-2006四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其中属于重新犯罪的占到了17%,犯罪频率特征为前后两次犯罪行为间隔缩短,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1个半月、2个月、3个月内再犯罪的都有。…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与其“个性”有关

实际上,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犯罪学家格卢克夫妇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开始追踪1000名平均年龄在14岁的少年犯,5年后其中还能统计到的905人里面,有798人有再次犯罪记录。格卢克夫妇认为如此高的重新犯罪率,源于这些少年犯在童年期就养成了反社会性的人格,而具有这种人格的个体,将更容易犯罪。英国剑桥大学发表于1992年的研究报告也指出,那些在14岁左右表现出攻击行为、恃强凌弱、大胆、冲动特性的少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学界普遍认为,对少年儿童的放纵型溺爱,将使其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这类孩子骄横跋扈且对他人没有同情心,这种个性将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危险因素。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没有原则,常当众夸耀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处处为孩子的缺点辩解。据媒体报道,李双江就是这样一位家长。

李双江对孩子的溺爱,可能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李双江在访谈节目谈到自己得子的喜悦时,称孩子出生后三天三夜自己一眼未合,连妻子梦鸽都忘了理会,就守着孩子所在的保温箱,即便在302那样条件好的医院里都怕保温箱上插的线被人踢开。在李冠丰7岁时,李双江一家参加电视节目,李双江满脸自豪的说自己儿子这也好、那也好。李冠丰11岁时,李双江做客新华网,谈到自己儿子时说“我儿子学什么都很灵。舍不得打他……,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李冠丰15岁时,李双江可能已经察觉到儿子的叛逆,但他在访谈节目称“你不可能要求他什么都好,孩子处于青春期,他很有个性,很有棱角,那他才叫孩子,所以你想让他那么听话,那么规矩,按照你的意志那不可能,他要不照你的走是正常的,照着你走他是有病了,所以你心态也不要着急”。可是李双江这一“不急”,孩子已经走偏太远,再想急也晚了。

严厉的惩罚也是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推手

英国著名犯罪学家莫里森认为监禁会将一个天真的少年犯罪人变成一个顽固的、习惯性的犯罪人,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使用监禁,监禁机构不可能教给少年犯罪人在自由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方式。

剑桥大学的犯罪学大师法林顿也不主张把孩子送到监狱或类似机构,因为孩子进监狱,可能会有交叉感染的负面影响。

美国犯罪学家弗兰克指出“贴标签”会促使青少年变坏:“先是给他贴上坏的标签,把他的行为说成是违法犯罪行为,使个人对这种标签的说法产生认同,同时,社区又将他们与正常的少年儿童隔离,不让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坏孩子’交往,不断谈论这些坏孩子的邪恶行为,把他描述成一个邪恶的人,让他自己知道他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他就在周围人的消极反应中变得越来越坏,真的成为人们所描述的那种‘坏’人了。”

 上述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武彬则分析道:一些少年犯本来只是因交友不慎或一时冲动犯了案,在监狱里却会受到同号犯人的“污染”,等释放时已经变得“五毒俱全”;坐牢的经历会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炫耀的“资本”;释放后赋闲在家,容易再次和不良朋友交往。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