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论文定制:利用经纬仪光学对点器对建筑物实现测量控制
2011/11/30 15:23:02 |
5022次阅读 |
来源:
【已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工程管理硕士论文定制:利用经纬仪光学对点器对建筑物实现测量控制,工程质量管理论文|无忧论文网
-->
工程管理硕士论文定制:利用经纬仪光学对点器对建筑物实现测量控制
【摘要】利用经纬仪光学对点器,在基准层和施工层上分别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基准层上的控制点逐层往施工层上投测,将建筑物测量控制网逐层向上传递,该法仅用经纬仪即可实现对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因而具有成本低、控制过程简单、操作快等优点。
【关键词】光学对点器;高层建筑;垂直度
1.工程概况
东港中心大厦地处深圳市闹市区,占地
1 395.1 m2,建筑面积21 283 m2,建筑物最大高度为137.70 m,其中裙房共5层,屋面标高为32.5 m,塔楼共20层,屋面标高为89.30 m,微波塔屋顶标高为122.70 m,构架顶标高为137.70 m,地下3层,地上25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2.垂直测量控制的方法
2.1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东港中心大厦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平面测量控制、标高测量控制和垂直测量控制三大项目。其中平面测量控制利用经纬仪,按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平面定位放样;标高测量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起始标高位置,准确地测设各层的标高;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垂直测量控制使用经纬仪的光学对点器进行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本文主要叙述垂直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和测设。
2.2垂直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塔楼高89.3 m,其垂直精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施工到±0.000后,随结构升高,须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工程还建立了精度较高的控制系统,进行建筑物控制点的投测。在主楼内部设内控点进行投点,并利用临近建筑物上设置的外控测量点进行校核。工程平面基本呈矩形,根据主楼上述特点,在主楼地下室先设立6个内控点,作为地下室和裙房的控制,组成矩形控制网。
矩形控制网的角度用北光J2光学经纬仪施测,精度要求不低于±20″。边长用50 m普通钢卷尺加150 N拉力沿地面丈量两次,并加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和坡度改正,量边精度要求不低于1/10 000。裙房施工完毕后,将已引测到裙房顶层(标高为32.5 m)处的2、3、4、5四个点作为塔楼的控制点(基准层),组成塔楼控制网,作为塔楼施工全过程垂直控制和细部放样的依据和上升投测的基准点,控制网精度为ms=±1.0 mm,md=±5.0″。
2.3垂直控制点的投测在施工层轴线控制预留孔(200 mm×200 mm)的上方架设经纬仪,严格整平仪器后,通过光学对点器向基准层控制点2观察。
固定经纬仪照准部,将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调整为0°,在基准层的控制点上记下光学对点器中心的投点位置E,依次继续旋转经纬仪照准部,使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90°、180°、270°,在基准层上分别依次记下光学对点器中心对应的投点位置F、G、H。在基准层上找出EG两点连线与FH两点连线的交点P,则P即为经纬仪竖轴V的通过位置(即铅垂线位置)。在基准层上以EG为X轴、FH为Y轴,建立基准层轴线控制直角坐标系XPY,然后用三角板可精确地量出基准层轴线控制点2在XPY坐标系中的坐标(X=m、Y=n)。同样,在施工层预留孔的上方固定一块5 mm厚木板(350 mm×350 mm),在木板上粘贴一张白纸,保持经纬仪和水平度盘原位置不变,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