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新闻

星巴克的诱惑

2011/5/31 9:51:43 |  4489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时光倒流至1999年1月11日,北京国贸中心的一层走廊尽头,星巴克第一次向中国内地消费者敞开了大门。那个年代里,出入于此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个洋气的咖啡品牌是国人眼中的 “观赏品”——两杯卡布奇诺,几乎顶得上当时一个普通工薪族几天的饮食开支。


十几年过去了,星巴克的踪迹散布城市的显赫角落。北京、上海、广州……在这些大城市喧嚣的商业区中,总能觅得绿色美人鱼的身影。去年年底,它在山东济南首次开幕,店门口是锣鼓震天的传统舞蹈。再早些时候的福州星巴克,尽管开业那天下着大雨,门外等候的队伍依旧排成长龙。

就像对麦当劳、必胜客和哈根达斯早已见怪不怪一样,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消费者终于接受了美式咖啡的存在。作为星巴克中国第一批员工,在梁涛的回忆中,十二年前国贸店装修筹备时,便经常有好奇的过路人走进来打听星巴克究竟是干什么的。“而现在,顾客们熟知哪个位子阳光最好,还会趁着早上清静时来享受无线网络。”现为蓝色港湾店经理的梁涛,见证了星巴克在中国十二年的全部历程。


它诞生的情节耳熟能详。1971年3月30日由英文教师鲍德温、历史教师西格尔和作家鲍克共同创办的星巴克,曾经只出售咖啡豆。它的名字则来源于小说《白鲸》中爱喝咖啡的大副斯达巴克,商标的灵感也出自海洋——希腊神话中的双尾美人鱼。十二年后,时任星巴克市场部经理的霍华德·舒尔茨被意大利咖啡馆的气氛感染,产生使星巴克转向出售咖啡饮品的念头。1987年3月,舒尔茨买下星巴克,同年8月18日,新的星巴克诞生。从此,这家美国西部宁静的咖啡豆零售小店,逐渐转变成工业化、规范化、统一化生产的国际连锁生意。


美式咖啡文化为星巴克招揽了大批拥趸者。它的店面总是给人随意的感觉,你要做的只是路过、顺便走进去。木制的桌椅,还有看上去挺厚实的沙发,配上小黑板上的今日特选,自助的点单模式加上马克杯,无不流露出其美国身份。店员们既专业又活泼得像邻家年轻人,那些咖啡器具和礼盒包装看上去富有创意且易于接受,浓郁的咖啡香和无拘无束的亲近感,让人难以抗拒。


星巴克走红了,因为它为人们在最适合的地点提供了一个以前没有的休息聚会的场所,也就是星巴克粉丝们常常提到的“第三空间”概念。但是,这恰恰和咖啡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接下来的故事也并不意外。在从十七世纪就拥有咖啡馆业的欧洲,星巴克遭遇了滑铁卢。2001年,星巴克在维也纳开设欧洲第一家分店时,心态传统的欧洲人并不买账。与欧洲那些上百年咖啡老店相比,星巴克只能算一个洽谈商务的中性场所或行人歇脚的干净驿站。老派的欧洲消费者看不上 “快饮工厂”星巴克,在他们眼中,美式咖啡不过是全球化、流程化、无特色和垄断的代名词。就像麦当劳在欧洲开店总能遭到当地人的群体抗议一样,此后,星巴克也会享受类似待遇,反对者指责星巴克的消费主义和“低劣品质”,声称这是对悠久留长的咖啡文化的侵犯。


但它在中国,情况全然不同。习惯了喝茶的中国消费者远远比不上欧洲人对咖啡的懂行,也正因为此,那些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和海外归国人士毫无保留地接受了星巴克的洗礼,并由他们发展出了一股延续至今的咖啡风潮。或者这么说,星巴克是从美国的舶来货,国人对它的推崇并不需要太多理由。没有咖啡文化的中国迅速成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星巴克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它算得上是中国内地最主流的咖啡门店。甚至,在许多国人的脑海中,咖啡与星巴克划上等号。


尽管并没有人手把手地教会中国消费者如何品赏咖啡,但的确是这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咖啡烘焙商和销售商,帮助中国老百姓第一次零距离体验到现场烘焙出的略苦、却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