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系统功能入手,阐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 系统功能
近年来,世界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震撼了各个行业,使世界真正迈人信息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需求也快速扩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提升管理质量、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人了快速发展期。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解决了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量不易采集、加工、发布的矛盾,提高了原有工作效率和预决算编制精度。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使用材料价格信息,并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
工程造价信息化从功能上划分,由四大模块组成: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系统
(1)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两大类:一是本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其中人工和机械价格相对稳定,而建筑材料的价格则起伏变化较大。二是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造价指数指标是说明不同时期单项和综合价格的相对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指标,是研究工程造价动态性的一种重要工具。工程造价指数分单项价格指数和综合造价指数两种类型。
(2)建筑造价动态价格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发布.衡量其系统有效性的一是其准确性,二是其时效性。
目前各省市采集材料价格大多采取现场询价的方式,然后定期将采集的数据上报采集单位,由采集单位进行加工整理和发布,发布的形式大多在相关刊物上发表。由于信息员队伍人数有限,加上时间紧,对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其堆确性则大打折扣。传统的方式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许多材料刚刚发布就可能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时效性。
(3)利用互联网快速、广泛、便捷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动态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价格采集环节,尽量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快速提交,缩短采集周期。在数据处理环节,可根据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开发专用的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在发布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发布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覆盖面广,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造价管理和技术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析。
(1)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主要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和各种指数指标。上述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压缩打包,格式转换等,再拷人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地还可据此对市场的走势作动态分析和预测。
(2)建立典型工程资料库。大量收集汇总已建成的、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资料,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
(3)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面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各地区、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规范等计价依据资料。
3工程造价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
目前国内已开始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各种基础定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市场各方参照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现阶段计价方式的特点是工程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