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之我见

2010/3/2 9:01:34 |  2974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尤其是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发展
  
  1 新时期建设项目是否需要编制施工图预算

  
  目前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项目管理方式的变革,多种承发包模式的实行,再加上国际项目管理模式的引入,建设项目的思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线性模式,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比如CM模式,或者是设计/施工总承包,这样就没有必要编制施工图预算了,所以可以肯定,并非所有的建设项目都需要编制施工图预算。
  
  2 计算机应用带来的问题
  
  在“E变”时代,工程造价事业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在计算机应用日趋普遍的情况下,造价人员该如何面对,笔者认为造价人员的工作重心应该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2.1 因为大量繁杂的、基础的工作被电脑所代替,从实践角度应逐渐向市场信息的收集、定额的换算、补充定额方面发展,特别在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投标制度下,还应向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发展,若在投标单位工作,应向报价(即清单项目单价估算)方面发展。总之,决不能再单纯停留在只会做概预算的水平了。

  2.2 为最大限度发挥造价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应尽可能向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发展,特别是应注重与设计的配合,如能动地去影响优化设计、工作重心放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提高造价工作的精确度上,工作精度越高越能代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水平,当然就越有利于业主的投资控制。
  
  3 定额有没有必要存在
  
  3.1 我国传统“量价合一”的定额固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单价法”的做法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市场环境。

  3.2 实行定额的“量价分离”,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也为“实物法”的做法提供了条件。定额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最开始定额的性质是“法令性”,后来定位为“指令性”,目前的定位应该是“参考”,应该说这种变化是适应了我国市场环境变化的,提法也是恰当的。

  3.3 在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投标的条件下,应该说只要有统一的项目划分、统一的计量单位和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就可以了,定额也就没有必要了,或者最多可以起到参考作用。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不能说定额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为第一,招标投标仅仅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一个环节在没有招标、没有施工方案的条件下。业主一般会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但我国目前咨询事业尚不发达,也不能不需要定额。第二,在我国国有投资的建设项目仍占主导地位,如果失去了定额,就等于失去了控制投资的基准,不利于国有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第三,我国的定额管理一直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宝贵的经验。第四,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做法看,他们至少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也仍通过定额进行严格的管理。
  
  4 今后工程造价改革的建议
  
  建筑产品价格,归根到底是通过企业自主报价、合同定价,属于企业行为。按WTO规则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尽快从微观的经济管理中退出。企业生产中生产要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