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扬弃封闭、事后静态的成本管理模式,发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职能。
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管理
0 引言
目前很多项目成本管理局限于事后分析总结,缺乏事前的预测控制,事中成本控制措施没有力度,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效益。因此,改变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首先在招投标阶段就要进行成本控制,在投标阶段产生的投标费用包括标书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等等,如何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开支,成为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进行管理。各个中标工程因降价幅度不同,利润也肥瘦各异,不同的项目,为了统一考核标准,首先要对中标价格进行总额分析,然后编制内部预算,根据编制的预算和费用项目,通过对项目工程成本与标价的比较测算,把项目成本控制在标价的合理百分比范围内。在满足用户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更要加倍认真,并且要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争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认同,并及时办理有关资料的签字证明。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点。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制订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选择最合理、最科学、最经济的施工方案。根据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和降低成本措施,对该单项工程逐一测算出实际需要各项成本费用和成本降低额。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内部施工定额,结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编制成本计划和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横向要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等不同施工部位的费用控制,纵向要分解到施工准备、主体施工、收尾交付等不同阶段的费用控制。
2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表现为在施工项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施工中工程项目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分包工程支出等组成,是整个工程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应加强如下成本项目的控制措施:
2.1 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已制订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对工时利用也应控制,实行工资包干制度,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做到按劳取酬;培养、配备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合理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既加快工程进度,有节约调节人工费用。
2.2 材料费的控制 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统一管理,对大宗材料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锁定价格,明确材料品质标准、供货时间、送货方式和交货地点;对于地材等零星用料,坚持用多少购多少的原则,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把好材料收发关,明确工程合理的材料消耗量,节约用料,防止浪费。成本部和物资部要切实把好关,租赁部要建立健全材料台账,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发料时要严格按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的理论用量发放,加强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3 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一是项目部根据自身的施工生产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配备合理、经济的施工机械;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