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ERP

浅谈实施ERP 缘何保持高失败率

2008/6/13 9:27:54 |  4018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找死不一定会死,还是有不死的几率!”在一阵会意的笑声中,万可这位中国ERP专家也不由得露出了苦涩的微笑。万可这句黑色幽默式的“戏言”是针对柳传志那句“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的“经典困惑”而发的。
  万可认为,“所谓‘等死’,是指不少企业意识到在竞争中如不进行信息化建设,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并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出局;而‘找死’只是说明目前国内企业ERP工程的失败比率很大。”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收起了那调侃式的幽默,神情异常严肃,为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失败率极高”这一现状深感忧虑。
  ERP绝对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
  “ERP的实施是一个过程,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万可说,“如果将ERP的实施仅仅当作一次系统安装,那么企业肯定难于应对ERP的实施对其产生的冲击。”
  一般地说,ERP的实施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它不仅仅牵涉到企业在资金上的投入,而且会要求所有的员工在职责、工作习惯上作出很大调整,是企业在权、责、利上的再分配。因此,企业对实施ERP一定要在财力、人力、精力和心理上有充分地准备。否则,当一部分人员因为机构的调整而失去原有权益,实施开支远远大于预算开支,以及ERP系统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取得应有效益时,企业内部可能会对系统的实施产生很大的反弹,从而使项目的实施半途而废。
  “像IBM、SAP、ORACLE等实力雄厚的ERP提供商在与国际巨型企业签约时,经常一签就是三五年的ERP实施合同,渐进式地在几年内分布实施,”万可教授意味深长地说,“而国内不少实力不强的ERP提供商就像卖‘脑白金’一样,在推动ERP项目时仍然采取传统产品的‘扫市场’、‘铺货’等推销方法,业务人员为了签到企业的ERP项目,展开低价无序的竞争,不切实际地满足用户的任何要求,只求卖出去即可,根本不做长远考虑,其结果是实施质量低下,使ERP项目效果的普遍不理想。”
  ERP 作为一个过程,其实施顺序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很多企业实施ERP的顺序都是先上硬件与网络,再上ERP软件,最后进行培训。这样的顺序造成了ERP前期投入很大,给实施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软件的实施周期很长,等到软件完成时,硬件产品已经大大贬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在软件确定之前对硬件的需求不明确,往往造成硬件的超标准购买,也会形成浪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培训,再上软件,最后上硬件。”
  项目经理的选择决定企业信息化成败
  企业在实施ERP的时候要做好3项选择:软件的选择、实施商的选择与项目经理的选择。“只要软件提供商有良好的信誉,有一定的开发实力,国外与国内差别不是很大”,万可认为,“对ERP的主要考察内容在实现功能、实现方法、个性化程度、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差异、管理水平等。”
  实施商可以选择专业咨询公司或者软件商。专业咨询公司的弱点是对所代理软件的理解程度可能不够到位,二次开发能力可能会较低。而软件商则可能对行业运行的模式不太了解。企业在选择实施商时应该排除上述弱点。
  “项目经理的选择十分关键,ERP成功与否的最大因素就是项目经理,”万可说,“国内企业在实施ERP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项目经理人的工作是帮总裁作决策,但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并没有在人才的选拔上体现出来。企业在聘用副总的时候都会非常细致地考察候选人的能力与人品,但在实施ERP项目上对项目经理却不做任何考察。有的企业将对项目经理的信任建立在对实施商的信任上,以为选择著名的实施商,就相当于选择了好的项目经理。其实,一个公司可能有几十个项目在同时实施,几十个项目经理中的能力也参差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